欢迎来到 - 多学网 - http://www.duoxue8.com !
当前位置:多学网学习教育教案大全八年级语文教案《记承天寺夜游》教学设计

《记承天寺夜游》教学设计

[11-11 12:03:49]   来源:http://www.duoxue8.com  八年级语文教案   阅读:883
《记承天寺夜游》教学设计,标签:八年级语文教案资料大全,http://www.duoxue8.com

《记承天寺夜游》教学设计
一、导入部分:

(一)播放歌曲,展示图片,渲染氛围。

同学们,今天这节课首先请大家听一首歌曲,同时欣赏几幅图片。

屏幕展示:几幅月夜图片,同时播放歌曲《明月几时有》。

这首歌曲的演唱者是台湾演员王菲,而这首歌曲的作者是九百多年前宋朝的文学家苏轼,当年苏老先生对月当歌,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,一直唱到了今天,相信它还会被人们一代一代的传唱下去的。

(二)对于苏轼大家并不陌生,这里我再加以小结,供同学们参阅。

屏幕展示:苏轼的生平简介和头像。

苏轼(1037~1101年):字子瞻,号“东坡居士”,眉州眉山(即今四川眉州)人,是宋代(北宋)著名的文学家、书画家。他与他的父亲苏洵、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,世称“三苏”。 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宋词“豪放派”的代表人物。他的词豪迈、奔放、飘逸、洒脱 ,因此可称其为“词仙”。

教师介绍:1、苏轼的爱好非常广泛,诗、词、书、画样样精通,书画方面是“宋四家”之一,甚至烹饪也有很高的技术,如“东坡肉”。

2、古代的父子文学家(苏氏父子和曹氏父子,“建安七子”与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古代的文学世家很多,如夫妻文学家、兄弟文学家等。)

3、与“诗仙”李白相比,苏轼也可称“词仙”,因为两人在思想、性格、文学创作等方面,有很多相似点。

4、苏轼与辛弃疾同为宋词中豪放派的代表。(与婉约派相对,风格迥异。)

今天我们要学的既不是他的词,也不是他诗,而是他的一篇文,一篇小品文《记承天寺夜游》。

屏幕展示课题,导入新课。

二、学习新课:

这是一篇小品文,小到什么程度呢?只有48个字,而他的词《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》不包括序,还有95个字,这么少的文字究竟能表达多深厚的内容呢?今天我们就通过这一课的学习,来感受一下“语不在多而在精”的道理。

(一)背景介绍。学习文章之前,我们先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,这会对我们理解文章的寓意有很大帮助。

屏幕展示:文章的写作背景

写作背景: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(1083年),当时,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。元丰二年七月,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,说他以诗讪谤,八月,将他逮捕入狱。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,差一点丢了脑袋。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,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,但不得“签书公事”,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。在这种情况下,作者写了这篇短文,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,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。

教师介绍:由此可见本文也可算是一篇谪文(被贬谪之后所写的文章。我们权且这么称呼它,当然还有谪诗如韩愈的《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》,谪词如苏轼的《江城子 密州出猎》等)。

同学们还能列举这样的谪文吗?

学生回答,教师归纳:柳宗元的“永州八记”,欧阳修的《醉翁亭记》,范仲淹的《岳阳楼记》等。

(二)学习目标。学习这一课,我们着重掌握这几点。

屏幕展示学习目标:

1、掌握词语的意义

2、品味优美的语句

3、体会复杂的心境

(三)掌握基础。下面我们听读一遍课文,注意一些字的读音和朗读的节奏。

屏幕展示原文图片,播放朗读录音

1、掌握字句。屏幕展示字、句

读准字音:

遂( suì ) 藻荇( zǎo )( xìng )

掌握节奏:

但少闲人//如吾两人者耳

学生读字音,指出句子的朗读节奏。

2、掌握词义。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,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

屏幕展示重点词语:

⑴月色入户⑵欣然起行⑶念无与为乐者

⑷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⑸相与步于中庭⑹庭下如积水空明

⑺水中藻、荇交横⑻盖竹柏影也⑼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

你还能说出每个词的其他意思吗?

学生解释,教师补充扩展,注意一词多义的情况。

3、掌握文意。学生结组翻译文章,教师更正补充。

(四)深层分析

通过翻译文章,我们知道了文章表面的意思,而深层的涵义,只有认真分析才能理解,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篇文章。

1、先看文章的标题和第一段,屏幕展示分析内容。

解 题:

标题告诉了我们有关文章的哪些内容?

第一段:

(1)本段运用的表达方式及交代的要素是什么?

(2)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作者自由、洒脱、无拘无束的性格?

(3)如何理解“月色入户”“念无与为乐者”“怀民亦未寝”等语句?

学生讨论回答,教师归纳:

题解:地点——承天寺,时间——夜,事件——游。“游”是文章的中心事件,可以说是一条看得见的明线。

第一段:(1)表达方式——叙事。

交代的要素:时间——“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,夜”;地点——谪居地、承天寺;人物——“我”与怀民;事件——夜游。

(2)词语——解、睡、起行、念、遂至、寻、相与、步。

解释:“入夜而睡,见月而起,无友便寻,有友便游。”无拘无束,洒脱、率直。

具有这种性格的人你还能说出一些吗?

www.deyou8.com
学生回答,教师归纳:柳宗元《始得西山宴游记》“披草而坐,倾壶而醉”;陶渊明《五柳先生传》“造饮辄尽,期在必醉,曾不吝情去留。”等。

(3)“月色入户”——苏轼和李白一样,以酒、月为伴,不会辜负这美好的月色的。再如“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”的月夜难眠。如果说《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》里是因为思念亲人,那么这里又是因为什么呢?我们分析完全文再来体会。

“念无与为乐者”——知己太少,知音难寻啊,像“唯斯人,吾谁与归?”的范仲淹,像“同予者何人?”的周敦颐。但作者毕竟还有一个张怀民与自己同路,可谓“同是天涯沦落人,相逢何必曾相识”。

“怀民亦未寝”——相同的境遇,相同的志趣,使两个人“心有灵犀一点通”。

2、相伴出游的两个人有所获吗?下面我们分析第二段。

屏幕展示分析内容:

(1)本段运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是什么?

(2)还有哪些写月的精彩文句?

(3)片断欣赏:比较《荷塘月色》与本段写景的特点。

学生讨论回答,教师归纳:

(1)表达方式——写景(描写)。修辞方法——比喻(月光如水,树影如藻荇)

(2)“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”( 张九龄《望月怀远》);“吟罢低眉无写处,月光如水照缁衣。”(鲁迅《无题》); “春江潮水连海平,海上明月共潮生。”(张若虚《春江花月夜》)

(3)屏幕展示《荷塘月色》片断,并播放朗读录音。

学生比较,回答问题。教师总结:

比较阅读包括:古文与古文、现代文与现代文、古文与现代文等几种情况。这里是古文与现代文的比较阅读训练,两文的联系是:

景物——月、树、影是共有的《荷塘月色》中还丰富一些;

修辞——都运用比喻的修辞,《荷塘月色》的比喻更朦胧、抽象些;

角度——都从视觉角度写景;

氛围——优美、又带着淡淡的凄凉、感伤与失落。

3、此情此景,两人的感想如何呢?下面我们分析第三段。

屏幕展示分析内容:

(1)本段运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是什么?

(2)找出全文的主旨句。

(3)体会作者复杂的心境。

学生分析回答问题,教师归纳:

(1)表达方式——抒情(议论);修辞方法——反问(“何夜无月?”“何处无竹柏?”)

“滟滟随波千万里,春江何处无月明!”(张若虚《春江花月夜》)

月夜常有,竹柏常有,而“闲人”不常有啊!

(2)主旨句——“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。”

由“游”到“闲”,写“游”是为了引出“闲”,卒章见底,点明主旨。惟其闲,才会有其趣,但闲是暂时的,是片刻的闲暇,不闲才是其所希望的。

(3)复杂的心境

贬谪的悲凉——象当年落榜的张继“姑苏城外寒山寺,夜半钟声到客船。”

人生的感慨——是“持节云中,何日遣冯唐”还是“休将白发唱黄鸡。”;是“会挽雕弓如满月”还是“此事古难全”呢?诸多感慨,同学们去体味吧。回味无穷,其深意可见一斑。

[1] [2]  下一页


《记承天寺夜游》教学设计 结束。
Tag: 教学  承天寺   八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资料大全教案大全 - 八年级语文教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