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 - 多学网 - http://www.duoxue8.com !
当前位置:多学网学习教育语文教学高中语文教案《胡同文化》课案设计

《胡同文化》课案设计

[11-15 02:18:50]   来源:http://www.duoxue8.com  高中语文教案   阅读:176
《胡同文化》课案设计,标签:高中语文教案资料大全,http://www.duoxue8.com


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第14课《胡同文化》
1.4.14.6.刘康民,王建霞. 《胡同文化》课案设计.中学语文教学参考,2004(1-2)
        设计一
  一、教学角度
  综合性学习———旅游解说。
  二、主要教学步骤
  1.个体阅读课文和分组搜集资料。2.合作策划。3.旅游解说,展示成果。4.质疑评价。5.自由发言,畅想前景 6.自由展现。
  三、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过程
  1.个体阅读课文和分组搜集资料。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两方面资料:①关于北京胡同和四合院的邮票、照片、图片,对胡同作一定的了解,获得直观感觉。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搜集资料的方法和资料来源,如网址等。②进一步了解自己所熟悉的文化现象,并搜集相关材料。
  2.分组策划解说形式和内容。
  方法一:分四个小组汇集资料,根据课文和自己搜集的资料,了解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特点,研究解说内容,做幻灯片,撰写解说词,选定导游。可以围绕文中介绍的特点,进行合理想象和创造性的设计。
  方法二:按课文内容分组分配任务———扮演导游(可以推荐代表,也可以几位配合完成) ,向游客(其他同学)介绍,可以是言语对白,也可以是相声、快板等文艺表演,让学生充分发挥特长,自由创造、想象,不必局限于课文。比如:一组研读1~4 段,介绍北京胡同的特点;二组研读5 ~7 段,介绍居住文化特点;三组研读8 ~9 段,介绍北京饮食与市民心态等文化特点;四组研读10~12 段,介绍北京文化的精义。
  3.各组根据选定的形式,选派导游给大家解说。
  解说要求:①展示北京胡同的照片或制作的课件;解说北京胡同的特点、北京人的生活习俗、北京胡同文化的特点。②介绍以描述为主,语言力求生动形象,有色彩,有感情,有文化意蕴。③注意仪表和体态语言。④建议学生学习中央电视台《异想天开》栏目的表演方式和展示方式。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熟悉课文,培养合作学习意识和探究能力,感受体验学习的乐趣。
  4.其他组的学生可以假定自己是游客,向导游质疑。
  5.师生针对导游的解说加以补充说明。
  6.师生评价导游的水平。评价时要有激励性,以学生为主,学生先评,教师后评,切忌教师先入为主而影响学生评判的自主性和创造性。
  7.自由发言: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胡同文化的前景的。可以议论,也可以用诗歌、散文、歌曲、绘画等文艺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情。
  8.做一次导游,介绍或展示你所见过的文化现象。可以用语言形式展示,可以实物展示,也可以文艺表演,还可以多种形式综合运用,展示形式力求多种多样和具有文化意蕴。
        设计二
  一、教学角度
  比读———对比阅读,深化理解。
  二、主要教学步骤
  1.自读对比。2.讨论比较,品读探究。3.展示比读成果。4.拓展比较。
  三、比读教学的实施过程现在您看到的这篇文章拷贝自http://www.deyou8.com/( 规模.最大.内容.最全.分类.最细的公益语文教学网站)。
  1.课外自读《胡同文化》与高中语文读本第一册《西安这座城》,对比阅读,初步感受两篇文章所显示的文化意蕴的异同。
  2.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———比较阅读法。比较阅读法是指将两种或多种材料对照阅读,分析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阅读方法。比较阅读应注意以下几点:①选好比较阅读的材料,用于比较阅读的文章或材料要有可比性。②要对文章材料有准确、深入和透彻的了解。③比较阅读的重点应放在辨“异”上。④要选好比读点。
  3.选定对比点,将两篇文章进行对比研究。根据教学重点,主要选择四个对比点比较阅读。①对比两文所表现的不同城市的历史古迹的特点。②对比两文所表现的不同城市的市民文化和风俗习惯。③对比两文所表现的作者感情的异同。④对比两文的语言特色。
  4.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。重在让学生对两文所表现的文化进行品读、比较,认识到不同地域文化的独特性,培养评判意识。对作者感情要反复揣摩,多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真实感受,不必追求统一结论。教师主要点拨:
  ①揭示的市民文化的内涵不同。《胡同文化》反映的市民文化心态是“封闭”“忍”;《西安这座城》揭示了秦地人的自豪、质朴,喜欢沉默,善于思考,洋溢着生命活力的精神状态。②作者的感情有同有异。两位作家都用深邃的眼光注视着两座名城,对两地的文化充满了深深的情感,但汪曾祺的感情复杂,既有热爱,又有理解,还有否定、批判;而贾平凹对西安的历史和文化只有痴迷和自豪,从浓酽的历史古意中发现了它生命的活力。③语言风格不同。语言都极为个性化、本色化。《胡同文化》的语言京味浓、幽默;《西安这座城》的语言明快、质朴。
  5.比较北京和西安的昨天、今天,畅想它们的明天,试给北京、西安这样的文化名城做不同的发展规划,用生动、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。
  6.在比较中评价:怎样评价“胡同文化”与“高楼文化”?两种居住氛围,你更喜欢那一种?阐明理由。鼓励学生畅所欲言,大胆表达意见。
        设计三
  一、教学角度
  探究鉴赏———探究胡同文化的特点,体味品评作者的思想感情。
  二、主要教学步骤
  1.学生自主寻读,提要钩玄。
  2.同桌交流,合作学习。3.集体交流,讨论探究。4.鉴赏评价。5.拓展延伸。
  三、探究鉴赏教学的实施过程
  1.交给学生寻读法。寻读法是一种从阅读资料中迅速筛选所需要的信息,而对其他无关部分略去不读的快速阅读方法。寻读时,读者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问题的答案,不必字字句句过目,如发现相关的内容,就要稍作停留,将它勾画或摘录下来。寻读可以利用文章标题、说明、阅读提示,确定文章哪一部分包含哪些材料,直接把文章切分开来,翻到需要的部分,筛选信息。还可以抓与具体信息有关的提示词或重点语句。
  2. 学生自主寻读。读一读课文,找找胡同的特点。
①先速读。紧扣标题“胡同”与“文化”,很快将课文内容切分开来,训练学生对整体结构的快速把握能力。眼、手、脑并用,画出各段与文题相呼应的关键词,如“胡同”“胡同文化”,每段着重的首尾。②再寻读。圈点勾画段落要点,根据要点理思路、概括要义,引导学生从课文对胡同的描写中发现胡同的特征。
  3.自主提要勾玄。
  归纳“胡同”与“胡同文化”的主要特点,并写在草稿纸上,语言越精练越好。提示学生主要看每段的首尾句。提取概括“胡同”与“胡同文化”特点的关键词句。
  4.同桌交流,合作学习。
  交流寻读成果,互评互补,互促互进,共同形成成果,培养合作与分享意识。
  5.集体交流,讨论探究。
  ①“胡同”与“胡同文化”的内涵解读。②让学生讨论和探究胡同的建筑特点、地域特点与文化的关系。③进一步探究胡同文化的本质。引导学生对胡同文化的内涵加以品读。揭示出胡同文化的本质是“封闭”“忍”。
  6.鉴赏评价。作者对胡同及胡同文化怀有多重情感,让学生举例品读、体味、评说。从两方面入手。一是从作者对胡同文化定性词语的感情色彩上揣摩;二是从写景状物的语言格调中玩味。
  ①先结合文章第二部分内容,根据课文倒数第二段的“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,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”“再见吧,胡同”这些话,思考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态度。学生自读自品,老师点拨。
  ②进一步探究、评价作者对胡同及胡同文化极为复杂的情感。诱导学生从作者的生活经历、思想文化修养、北京胡同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及作者所推崇、所钟爱的传统文化的“精华”等角度探究、评价。
  7.听一听歌曲,欣赏《前门情思大碗茶》,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情。让学生慢慢品读课文,就像欣赏美妙的音乐一样去感受它内在的文化意蕴。
  8.引导学生辩证地分析、评价问题:商品经济大潮对胡同文化的冲击也是这一文化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,你如何评价?
  9.拓展延伸。
  调查研究自己所熟悉的文化现象,借助《胡同文化》的写作思路写一篇小研究论文。
        设计四
  一、教学角度 
  活动式教学———语文游戏活动。
  二、主要教学步骤
  1.课前准备。2.胡同文化知识竞答。3.文化知识比赛。4.才艺展示。
  三、语文游戏活动教学的实施
  过程:
  1.课前准备。①安排学生自读课文,概括作者笔下的胡同的特点、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,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的兴衰流露的复杂感情。②让学生搜集胡同文化的资料、地方文化资料,准备才艺表演。③每组推荐3 名代表准备参赛。④说明比赛的程序和涉及的内容、范围。
  2.胡同文化知识竞答。①根据课文涉及的胡同特点设计问题,让学生竞答。②根据课文涉及的胡同文化的特点设计问题,让学生竞答。
  3.比比眼力,看谁认得准,说得快。搜集一些北京及其他地区的建筑图片,让学生辨认竞答。
  4.词语游戏。①词语改错。②词语转换:选择课文中的词语让学生转换。每组必做一道题。③成语接龙:选择课文中的成语为开头,让学生接龙。
  5.用准确的词语或诗句概括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感情,看谁说得多,说得好。
  6.用一句话表达你对胡同文化的感受,看谁说得好。
  7.方言欣赏。①猜方言。②说方言比赛。③解读方言比赛。
  8.文化知识比赛。选地方饮食、艺术、风俗习惯等文化资料,让学生辨认回答,也可以选时尚文化材料让学生辨认回答。
  9.看谁说得多:你在语文学习中知道的文化现象有多少,列举给大家。
  10.介绍你最熟悉的一种文化现象。
  11.才艺表演。


《胡同文化》课案设计 结束。

Tag: 高中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- 高中语文教案